铰刀的刃磨
一、前刃面的刃磨
一般是在万能工具磨床上用碟形砂轮的平端面刃磨铰刀的前刃面。
(1)选好砂轮并装在磨头上,将碟形砂轮的平端面修整成边缘高中心低的锥面。
(2)将铰刀顶在两顶针间。
(3)根据确定的砂轮退刀方向,将磨头转过一定角度,以便于砂轮退刀,也使得砂轮只有一个边缘参与磨削。
(4)调准铰刀与砂轮的相对位置,刃磨前角的铰刀,砂轮的端面应通过铰刀的中心,刃磨前角的铰刀,砂轮的端面对铰刀的中心应有一个偏位量。
(5)启动砂轮,开始刃磨。手扶铰刀,使铰刀的前刃面靠在砂轮的端面上,工作台做纵向进给。磨完一个刀齿后在磨另一个刀齿,直至磨完全部刀齿。手给铰刀的作用力要均匀、大小适当,应防烧伤刀齿。砂轮磨至铰刀的两头时,因磨削面积逐渐变小,手的作用力也应相应变小,砂轮不要脱出铰刀的两端,避免铰刀两端出现塌角。
二、后刃面的刃磨
一般是在万能工具磨床上用碗形砂轮的平端面刃磨铰刀的后刃面。刃磨铰刀后刃面时砂轮相对于铰刀的旋转方向有两种情况:
(1)砂轮顺转磨削。砂轮的旋转使铰刀的前刃面紧贴齿托片。刃磨比较安全,但因砂轮的旋转方向是从齿背到刃口,刀刃上易产生毛刺和烧伤。
(2)砂轮逆转磨削。砂轮的旋转有使铰刀的前刃面脱离齿托片的趋势,刃磨时手扶铰刀较困难,甚至会发生事故。因砂轮的旋转方向是从刃口到齿背,刀刃上无毛刺且不易烧伤。
刃磨时注意事项
铰刀刃磨前,应先把铰刀两端的中心孔清理干净,除去中心孔内的锈斑,涂上黄油,然后将铰刀顶在两顶针间,顶针的轴向力大小要合适,顶得太紧,铰刀转动时不灵活,小直径铰刀易发生弯曲;顶得太松,铰刀易产生轴向窜动,使刃磨后的铰刀形状误差较大。
铰刀齿数较少时,宜采用大直径砂轮,为避免磨伤邻齿,可把砂轮架转过20度到30度用砂轮的一个边缘磨后刃面。
刃磨前刃面时,若砂轮先接触刃口部位,则表明前角比原来磨小了,砂轮应横向进刀;若砂轮先接触齿根部位,则表明前角比原来磨大了,砂轮应横向退刀;若砂轮在齿向方向接触不均匀,表明工作台有斜度,应调整工作台。
磨完一个刀齿的后刃面后,应观察刀带的宽窄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表明有锥度,应调整工作台。
刃磨过程中,应确保刀齿始终紧贴在齿托片的顶端,齿托片应尽可能装在靠刀刃处,防止齿托片滑向刀齿的根部。
刃磨时,工作台的纵向进给要均匀,尤其不能使砂轮在铰刀的某一处停留较长时间,以防烧伤刀齿及在停留处产生凹痕。
刃磨螺旋齿槽铰刀时,用手扶持刀柄并使刀齿前面贴紧齿托片,铰刀在转动中不能停留,在螺旋刀刃的全长上应在手的一次转动下磨出后角,防止中途磨伤刀齿。
拉刀材质选择与硬度控制规范常用材质类型:基础型材料:普遍采用W6Mo5Cr4V2标准高速工具钢或具有同等力学特性的常规高速钢增强型材料:可选择粉末冶金高速钢等高性能特种钢材热处理工艺标准:常规高速钢构件切削单元组(刀齿与后导向部):63-66HRC洛氏硬度前导定位段:60-66HRC区间控制夹持柄体
外拉刀技术解析一、定义与功能定位核心概念外拉刀:专用于加工零件外表面的拉削刀具,属定制化专用刀具。特性说明专一性:单刀适配特定外表面形状及尺寸结构依赖性:受被加工面几何特征及拉床类型双重影响二、外拉刀分类及选型指南类别结构特征适用场景加工优势设备适配性整体式外拉刀整块工具钢一体成型小型刀具、简单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