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削缺陷及其消除策略
2024-11-22 12:00:00

拉削缺陷及其消除策略


拉削表面鳞刺现象

在工件拉削过程中,拉床端的表面常会出现鳞片状的毛刺,这些毛刺显著恶化了表面的粗糙度,严重时甚至可将粗糙度提升至Ra25μm。

解决方案

  1. 调整拉削速度至低于1.7m/min或高于30m/min。

  2. 减小齿升量以优化切削过程。

  3. 适度增大前角,以改善切削刃的切入角度。

  4. 调整材料的热处理状态,如提高低碳钢的硬度,降低中碳钢的硬度等。

  5. 使用极压切削液,特别是含有氯元素的极压添加剂,效果尤为显著。


拉削表面犁沟状划痕

拉削表面有时会出现深浅不一、宽窄不均的犁沟状划痕,其深度可达100μm。

产生原因

这些划痕主要由拉刀切削刃上的积屑瘤造成,积屑瘤的形状和高度不断变化,导致划痕呈现不规则形态。

解决方案

  1. 采取与抑制鳞刺相同的措施,包括调整拉削速度、齿升量、前角、材料热处理和切削液等。

  2. 加强对拉刀质量的检验,确保拉刀前后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较小,同时分屑槽应具备适当的后角。


贯通拉削表面的条状划痕

拉削表面可能出现贯通整个表面的条状划痕。

产生原因

这些划痕通常由校准齿切削刃的崩刃或后导部表面的磕碰痕迹造成,导致局部突起。

解决方案

在拉刀的制造、运输、保管和使用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避免与硬物碰撞。一旦发现拉刀有崩刃或磕碰痕迹,应立即使用油石进行修整。


环状波纹

拉削表面常出现两组环状波纹,同组波纹间距为一个齿距,异组间距随拉削长度变化。环状波纹对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小,但对表面波纹度有显著影响,可达10~20μm。

产生原因

刀齿周期性切入、切出,导致拉削力和速度周期性变化,进而引起工件表面的周期性弹性变形。

解决方案

  1. 增加同时工作的齿数,以减小单个齿切入、切出引起的力和速度变化。

  2. 减小齿升量以优化切削过程。

  3. 增大拉刀前角以改善切削效果。

  4. 适当增大后角和刃带宽度,以提高切削刃的稳定性。

  5. 采用不等齿距设计,以减少周期性变化的影响。

  6. 使用刚性较大的拉床,以提高切削过程的稳定性。


表面啃刀痕迹

在拉削圆孔时,局部表面有时会出现啃刀痕迹,这些痕迹可能出现在一侧或整个圆周上,对表面粗糙度有较大影响。

产生原因

啃刀痕迹主要由拉刀弯曲度超差、刀齿各侧锋利程度不同或刃带宽度不一致造成。

解决方案

检查拉刀的弯曲度、刀齿锋利程度和刃带宽度的一致性,对不符合要求的拉刀进行校直或修磨。


最新资讯
  • 2025-04-03 外拉刀技术解析

    外拉刀技术解析一、定义与功能定位核心概念外拉刀:专用于加工零件外表面的拉削刀具,属定制化专用刀具。特性说明专一性:单刀适配特定外表面形状及尺寸结构依赖性:受被加工面几何特征及拉床类型双重影响二、外拉刀分类及选型指南类别结构特征适用场景加工优势设备适配性整体式外拉刀整块工具钢一体成型小型刀具、简单外表

  • 2025-03-31 复合孔拉刀分类及应用指南

    复合孔拉刀分类及应用指南一、平面圆孔拉刀结构特征孔型由圆弧与直线组合构成(单/双圆弧+单/双直线)预制孔为小圆孔(切于直线段)刀具特点结构与矩形拉刀相似,适应规则几何过渡适用场景加工带平直过渡的圆形通孔二、扁圆拉刀孔型定义两直线边与两圆弧光滑相接,满足圆半径=孔高/2预制孔类型与加工方案预制孔类型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