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氮共渗工艺
碳氮共渗是把工件表面加热到临界温度后渗入碳和氮以提高外表面硬度的工艺。碳氮共渗可用液态和气态方法。
氰化法(液体碳氮共渗)是应用氰化物-碳化物-氯化物组成的盐浴来碳氮共渗处理的工艺,盐浴中的氰化物含量根据需要变化。液态氰化法通常在井式炉中进行,由于氰化物气体有毒,使用该方法时必须十分小心。
工件悬挂在氰化物液池中,液池的温度需要加热到钢的下临界温度以上。在843摄氏度时渗入速度为每小时0.12-0.25mm,二小时后渗入层的厚度可以达到0.38mm。然后根据钢种不同,将工件进行水淬或油淬。待工件硬化后,需要彻底清洗,以去除盐浴中的氰化物。
碳氮共渗(气体碳氮共渗)是在一个和渗碳炉相似的特殊炉子中进行。把工件放入炉膛内,将氨气和碳化气体的混合气通入炉内并进行循环,炉子加热温度达到了732-926摄氏度。这一过程中,工件从碳化物种吸收活性碳原子而从氨气中吸收活性氮原子。
将工件从熔炉中取出并淬入油中,使工件具有高硬度,且不易发生变形。用这种发发,表面硬化层的深度相对浅一些,在926摄氏度保温4-5小时,渗透深度约为0.76mm。
外拉刀技术解析一、定义与功能定位核心概念外拉刀:专用于加工零件外表面的拉削刀具,属定制化专用刀具。特性说明专一性:单刀适配特定外表面形状及尺寸结构依赖性:受被加工面几何特征及拉床类型双重影响二、外拉刀分类及选型指南类别结构特征适用场景加工优势设备适配性整体式外拉刀整块工具钢一体成型小型刀具、简单外表
复合孔拉刀分类及应用指南一、平面圆孔拉刀结构特征孔型由圆弧与直线组合构成(单/双圆弧+单/双直线)预制孔为小圆孔(切于直线段)刀具特点结构与矩形拉刀相似,适应规则几何过渡适用场景加工带平直过渡的圆形通孔二、扁圆拉刀孔型定义两直线边与两圆弧光滑相接,满足圆半径=孔高/2预制孔类型与加工方案预制孔类型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