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削缺陷及消除方法
拉削表面产生鳞刺
现象
在工件拉床端的拉削表面上有鳞片状毛刺,严重影响表面粗糙度,有时增大到Ra25μm。
解决途径
(1)采用低于1.7m/min或高于30m/min的拉削速度。
(2)采用较小的齿升量。
(3)适当增大前角。
(4)改变材料热处理状态。对低碳钢应提高其硬度,中碳钢应降低其硬度等。
(5)使用极压切削液,尤其以含氯的极压添加剂效果最好。
拉削表面有深浅不一、宽窄不匀的犁沟状划痕,最深可达100μm。
原因
拉刀切削刃上有积屑瘤,因积屑瘤的形状和高度不断在改变,所以划痕呈现不规则状。
解决途径
(1)在拉削速度、齿升量、前角、材料热处理和切削液等方面采取与抑制鳞刺的相同措施。
(2)加强对拉刀质量的检验,保证拉刀前、后面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分屑槽应有后角。
贯通整个拉削表面的条状划痕
原因
校准齿切削刃有崩刃,或后导部表面有磕、碰痕迹,造成局部突起。
解决途径
在拉刀制造、运输、保管和使用过程中都要轻拿轻放,防止和周围的硬物发生碰撞。如果发现拉刀有崩刃和磕、碰痕迹,可用油石仔细修整。
环状波纹
通常环状波纹为两组,同组的环状波纹间距为一个齿距,异组之间的距离随拉削长度而改变。环状波纹对表面粗糙度约有几个微米的影响,而对表面波纹有10~20μm的影响。
原因
刀齿周期性地切入、切出,引起拉削力和拉削速度周期性变化,造成工件表面周期性弹性变形所致。
解决途径
(1)增加同时工作齿数,使一个到处切出、切入引起的力和速度的变化所占比例减小。
(2)减小齿升量。
(3)增大拉刀前角。
(4)适当增大后角和刃带宽度。
(5)采用不等齿距。
(6)使用刚性大的拉床。
表面啃刀痕迹
拉削圆孔时,局部表面有时出现啃刀痕迹。它可能在一侧,也可能在整个圆周上。啃刀对表面粗糙度有较大影响。
原因
拉刀弯曲度超差、刀齿各侧锋利程度不同,或各侧刃带宽度不一致。
解决途径
检查拉刀弯曲度、刀齿锋利程度和刃带宽度的一致性,对拉刀进行校直或修磨。